2012年1月7日星期六

母狗與公羊

去一次旅行真係好煩,舟車勞頓唔在講,事前事後都仲有好多嘢要執。出發前要執行李,返到屋企要執相,十幾日嘅旅行,前前後後起碼要忙足一個月。

啱啱去完印度同不丹,開始搞緊啲相,當中有幾張影咗啲狗同羊,又令我諗起一副幾有趣嘅對聯。

曲禮一篇無母狗
春秋三傳有公羊


副對聯對得好工整,而且背後仲有個故事添。我個人比較懶,費事自己打,就喺網上摷咗以下資料:

据《巧对录》载,清初苏州有一个叫韩慕庐的秀才,在某家私塾当先生时,这家主人虽然识字不多但却喜卖弄,故经常替韩慕庐上课,以炫耀自己的学问。有一天,这家的主人替韩慕庐教学生读《礼记》中的《曲礼》一篇时,竟将“临财毋苟得”一句,读成了“临财母狗得”。此时正巧一位饱学之士由学堂窗前经过,错以为是韩慕庐读的,感到好笑后,就在窗外高声诵出“曲礼一篇无母狗”的上联借以嘲笑。坐在堂下的韩慕庐一听,知道是冲他来的,于是立即应声对出“春秋三传有公羊”的下联。那人听后,方知韩慕庐先生不是凡俗之辈,于是登门求见。二人见面一谈,才知念“母狗”者不是韩慕庐。“曲礼一篇无母狗;春秋三传有公羊”之联,堪称妙对。对句由纠正“毋苟”为“母狗”的错误出联,韩慕庐以《春秋》三传(指解释《春秋》的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毂梁传》)中的《公羊传》为对,对语熨帖,极富风趣。那位学士将错就错地利用飞白的修辞方法将“母狗”直接替代了“毋苟”,下联则以“公羊”对“母狗”更是妙语惊人。

其實副對聯有若干唔同版本,不過都係以「公羊」對「母狗」。而相關故事亦有唔同講法,有說對對雙方係考官同考生,又有版本話主角係王安石(或鄭板橋)同私塾老師。究竟邊個版本先至正確,咁就真係無從蹊考嘞。不過我反而會諗,世上邊會有啲咁巧合嘅嘢,而又會有啲才思咁敏捷嘅人可以即刻對得出下聯呢?所以我懷疑成單嘢都係老作嘅,其實係有人先擬咗副對聯,然後至砌番個故仔出嚟。

事實上,中國人真係好鍾意造假,淨係睇吓啲娛樂新聞同名人軼事就可見一斑。穿鑿附會嘅情況多不勝數,甚至憑空捏造都敢死,最後又俾人以訛傳訛,搞到莫衷一是。

可能咁講唔係太公平,啲西人亦唔見得好誠實。就睇吓啲西方傳媒,連得過普立茲獎嘅都爆出造假醜聞。或者應該咁講,造假根本就係人類嘅天性,完全無分種族國界!

Lobeysa, Bhutan

Padmaja Naidu Himalayan Zoological Park, Darjeeling, India

7 則留言:

  1. 兄台真有學識,小弟未睇解釋前,完全唔明對聨講乜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Ebenezer,
    如果你讚我啲相靚,雖然受之有愧,但係又卻之不恭。不過話我有學識,我就真係唔敢受嘞,前世未俾人恥笑過咩!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曲礼一篇无母狗;春秋三传有公羊

    慚愧呀!睇完都未完全明:(

    知上聯的來由,但下聯的三傳和公羊何解?

    請賜教。

    回覆刪除
  4. Coffee,
    哈哈,我都係比較懶,就借用維基嘅資料啦:
    「春秋三傳就是註釋《春秋》的書,有左氏、公羊、穀梁三家,稱為“春秋三傳”。另有鄒氏、夾氏二家,早在漢朝即已失傳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,《史記·十二諸侯年表》,將春秋三傳的淵源說得很詳細。晉范寧評《春秋》三傳的特色說:“《左氏》艷而富,其失也巫(指多敘鬼神之事)。 《穀梁》清而婉,其失也短。《公羊》辯而裁,其失也俗。”」

    春秋三傳中學時讀過,不過唔記得係中文定中史。左氏傳嘅作者係左yau明,而公羊傳嘅作者當然係姓公羊啦。至於穀梁傳,我自己就一啲印象都冇嘞。

    回覆刪除
  5. 該係中文咯,〈燭之武退秦師〉即來自左丘明嘅《左氏春秋》。

    回覆刪除
  6. 卒之冇退秦師我都仲記得啲啲㗎

    回覆刪除
  7. laulong & eric,
    燭之武退秦師,真係完全冇印象添!我淨係記得贈白馬王彪裏面嘅兩句:「年在桑榆間,影響不能追」,所以九十幾年前學過嘅嘢,唔記得晒都好正常啫!

    回覆刪除